高气傲些。”杨玉环轻柔劝着李隆基,“天下又有几人能如三郎一般稳重呢?”

李隆基正欲开口,高力士却从殿外快步走了进来。

“陛下,洛阳急奏,洛水决堤泛滥,毁天津桥及上阳宫仗舍,伊川、汝阳、洛阳三县接受波及,其中伊川受灾最为严重。”

李隆基脸色顿时沉了下来,他侧面看了一眼杨玉环:“朕先去处理政务,去去便来,玉环先就寝吧。”

“国家大事为重,妾身晓得。”杨玉环柔声道。

随后李隆基才匆匆带着高力士来到勤政楼,一边走一边沉声道:“冲毁了上阳宫仗舍,内侍省是干什么吃的?”

上一次洛阳行宫被水灾波及还是开元八年,那一次水灾泛滥后,李隆基命人修缮水道,拿出了好大一笔钱修河堤,一晃而过二十多年,洛阳为何又遭了水灾?

高力士低声道:“许是河堤年久失修。”

毕竟河堤修了已经二十多年了,圣人不去洛阳,洛阳那边自然就冷落了下来,对这些工程的维护也不甚上心。

李隆基坐在龙椅上,按了按头,只觉得偏偏是在自己兴致正好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麻烦事,他这个圣人竟然连一天的安稳都没有。

“传工部尚书。”李隆基吩咐道。

“等等,让贺监也来见朕。”

李隆基终于想起了在几个月前贺知章盛给他的那份奏章。

后知后觉地升起了一分懊恼。

若是当初他采纳了贺知章的建议,如今也不会落到洛阳皇宫屋舍都被冲垮,水灾祸及三个县,还要朝廷拿出大笔钱来赈灾的地步。

洛阳是仅次于长安的大唐第二大城,这一场水灾毁坏的财产说不准比其他地方几个州府加起来都多。

如今的工部尚书名为裴伷先,四月末才刚刚升上来,连工部的事务都还没有摸清楚,面对帝王的询问他绞尽脑汁也没能编出来几句话。

好在李隆基也知道他才上任两个月,本也就没打算为难他,只是吩咐他让工部和户部联合赈灾,再去好好修一修洛阳的河堤。

打发走裴伷先后,李隆基才看向气定神闲摸着胡子的贺知章,苦笑道:“朕悔不听贺卿之言啊。”

贺知章倒是很谦虚:“陛下政务繁忙,又岂能事先知道今年

章节目录